手机上网便捷 衣食住行搞定,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上周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总数达3.88亿,占整体网民的72.2%,首次超过电脑网民的人数。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其中手机即时通信,手机搜索使用率较高,手机微博、手机网络视频增幅最快。
手机网民群体增长最快的是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今年5月16日在上海发布的《基层蓝领手机上网调查报告》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受访者中,36%的人日均手机上网时间超过5小时,31%日均手机上网找工作时间超过3小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教授廖圣清认为手机上网不再是休闲娱乐,而是重构了手机使用者的生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醒来和睡前都要刷一下屏
“关掉电脑说睡觉去了,其实上了床还会用手机继续上网。”这已经是许多人每天的一种生活状态。有受访者表示,早上醒来和睡前必须先刷一下屏才能心安。出去聚餐,总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去美食推荐网站签个到,再发条微博。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个人,8人既使用手机又使用电脑上网,3人表示自己手机上网的时间超过电脑。沈小姐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平均每天手机上网2-3个小时。“现在不太用电脑了,下班回家就不想开电脑。”她基本只用手机上网,“每月130兆的手机流量套餐根本不够用,总要超过20-30兆。”不少受访者和她一样,一到月底就天天收到“流量不够”的短信提醒。
“出门手机必须带”。这是所有受访者的共识。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刚迈出办公室的大门,总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上下班路上是手机上网的重要场合。有受访者说“地铁里周围的人都低着头盯着手机,不带手机还真不知道怎么打发这段时间。”
谷歌的全球移动互联网调查网站于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调查报告显示,56%的用户每天至少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一次。
手机上网一族都在看什么
手机已经全方位介入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打开手机各种应用的图标占据了整个屏幕。“下载过的应用早就上百了,装在手机里的就有三四十个。”一个用户说。
有受访者向记者透露,她的手机屏幕主页根据使用频率和应用工具的类别设置。第一页是与工作相关的一些应用,方便需要时随时打开使用,还有她最常用的微博、浏览器、时钟、日历等,一键到位;第二页则主要是微信、QQ、MSN等社交网络应用程序,以及一些网络购物应用软件。她的社交网络随时手机在线,没事的时候隔几分钟就忍不住要刷一下人人网,看看有谁在线、有什么新鲜事。购物类软件也是受访者最常用的必备软件,有时候也不一定要买东西,只是看看有哪些新产品。对爱逛街买衣服的她来说,购物软件提供的随时输入二维码查价格是非常棒的工具。到商场里买衣服时,先用手机查一下,比比网店和实体店价格的差异。有时候差得太多就转为网购了。最后一页是游戏和电子书籍,用来打发时间。
当然上网看新闻仍然是很多手机用户的一个习惯。很多人因此不再依赖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达,短信、微博、新闻订阅软件的普及,在许多情况下,无论传统媒体信息多么快速及时,手机上网用户往往能通过其他渠道更早获得消息。
一名专做手机应用的业界人士认为,手机将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没有别的设备能像手机一样,与人们全天候相伴相随。所以,他只做能在手机上使用的软件和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家投入到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中来,也极大丰富了手机的使用功能。
手机上网未来将如何发展
未来的手机在公共服务方面会更加智能。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向记者介绍说:“比如通过手机就能查询一家停车场是否有车位,甚至直接锁定车位,让其他车主无法停到这个位置。或者是去餐馆吃饭,可以即时查到餐馆有多少人,有什么菜。这不是做一个手机软件那么简单,首先这个停车场或餐馆必须是智能的,定位系统也必须精确,中国现在还做不到。”
李易表示,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未爆发出最大能量。他认为移动互联网不单单是手机上网,还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合。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会向物联网发展,定位系统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集中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层面,在农业、制造业、民生改善等最需要智能的地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大概还需要10年左右才能完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曹晋教授对移动信息技术的前景很有信心。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青壮年离开土地,涌向城市,人口流动性强。微博等社交媒体让个人有发布信息的权利,信息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媒体技术也就向快速和方便的方向发展。“电脑必然是一个过渡性产品,手机在便捷性和及时性上明显超过电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165平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