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昭觉县新城镇南坪村老城社沐浴在雨后的薄雾中,美丽如画。村民们忙着搬运、卸载彝家新寨“四件套”。村子里,汽笛声、猪羊叫声此起彼伏,一栋栋新落成的特色民居依偎在昭觉河边的昭(觉)—美(甘)公路边,让这个宁静的村子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从土墙房到现代新寨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昭觉特困彝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走进昭觉彝家新寨,万象更新。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精心打造的彝家风貌装饰挂件,好一幅“村在绿中掩、人在绿间居”的美丽画卷。全县干部群众不畏艰难,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以前住在破旧的瓦板房里,夜晚看得见星星,又透风又漏雨。遇上大雨天,一晚上都在挪动睡觉的地方。现在住上了新房、用上了电,以后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看上了电视,再也不用数星星过夜了,感觉舒服多了,干活也更有劲了!”昭觉县新城镇南坪村老城社村村民阿热尔格说。
6月8日上午,刚参加完入户路丈量回来的阿热尔格热情地招呼记者。只见他家的新房子外墙颜色鲜艳,屋内光线充足,室内橱柜连成一壁,真皮沙发、热水器、平板电视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真是过去不敢想象的。”阿热尔格原来的房子是一栋低矮、狭小的土墙房,在风雨的侵蚀下摇摇欲坠。“过去,人和牲畜都混居在这里,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还经常害怕房子被雨淋塌、被雪压垮。”
老城社地处昭觉县城西南2公里处,因是清朝时期昭觉县城的所在地,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汉嘎(汉族)老城。这里居住着181户村民。
“没有改造前,家里的房子低矮、潮湿,木板和茅草抵挡不住寒气。”67岁的阿热尔格说:“现在不一样了!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有电、有自来水,晚上有电视看。这样的变化,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哦!”
在昭觉,像阿热尔格一样受惠于彝家新寨建设已经搬进新居的贫困群众达21个乡(镇)、29个村、2248户、11240人。5年时间,昭觉将完成92个彝家新寨建设任务。
从坐地等靠到自强致富
“光有新房,那只是好生活的开始。”老城社村支部书记马海打各说,劳务输出、运输、畜牧养殖、稻谷种植是老城社的主要经济来源。
老城社村家家户户的墙面上绘有彝家传统图案,房屋造型透出浓郁的彝族风情。住进新房后,如何抓产业抓增收,让群众过上富裕生活?该社先后重点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社区建设和能力建设。
在产业发展方面,该村充分发挥临近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绵羊、乌金猪养殖和劳务输出、运输业。目前,全社养羊达70只以上的村民就有土比勒库等8户,年养猪达300头以上的村民有4户,有100多人从事运输业、400余人在县内外从事劳务工作。
马海打各说,通过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强化劳务输出,如今,村里已看不到闲在家受穷的年轻人了。村里还成立了养羊(猪)、运输、民间调解3个协会,建成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等服务阵地。最近镇政府还组织了一场电焊工专题培训,“现在1年当10年,真的是跨越式发展。”马海打各说,彝家新寨民生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彝族村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村民们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从睡地上到坐上板凳
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不少彝族群众养成了席地而坐、裹毡而卧的习惯,一些人“等、靠、要”观念严重。彝家新寨建设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激发了群众的自强意识、家园意识、创富意识和财产积累意识,并成为倡导和养成健康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
“如今,社里181户人家全都住上了新房。”马海打各说,新房盖好后,县委、县政府号召群众“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村里每户人家都得到捐赠的一套生物质煮食取暖炉、一套餐桌、一个碗柜和一个储物柜等“四件套”。
记者来到村民阿热尔格的新家,干净整洁,床、凳子、桌子、灶台等一应俱全。“在这样的房子里,不坐板凳、不睡床铺、煮饭不用灶台,自己都感觉不习惯了。”阿热尔格说。
“创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化作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强大动力。老城社村结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将“板凳工程”作为新生活运动的切入点,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着力改善彝区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引领彝区群众过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现在,有事就找村支部,猪生病就找养猪协会,学习生产技术就到农家书屋。”阿热尔格说,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幸福的感觉很踏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165平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