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审核专家:姚涛 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眼表角膜病专家组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眼组织库主任)
据新华社7月19日报道,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日成功完成一例角膜移植手术。与往常不同的是,角膜的“捐赠者”并非人,而是一头猪。医学界预测,生物工程角膜将极大地缓解中国人体捐献角膜奇缺的临床困境,为中国数百万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的希望。猪的眼角膜经处理后移植给人,你能接受吗?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下:
眼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
眼角膜是眼睛前端“黑眼球”表面的一层透明的膜性组织,就好像手表的“表蒙子”。角膜因为外伤或某些疾病坏了或不透明了,就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来“重见光明”,就相当于给手表换一片新的“表蒙子”。
人体角膜结构上是分层的,前表面的薄层上皮细胞、中央部主要厚度的基质和后表面的单层内皮细胞。角膜移植手术大体可分为板层角膜移植和穿透(或全层)角膜移植,如果病变表浅用板层角膜移植术,病变深用全层角膜移植(角膜好比一本书,上皮细胞是封皮、基质是书页、内皮细胞是封底,板层移植是只换了前面的封皮、部分或全部书页,全层角膜移植是把整本书换掉了),术式的选择根据病变的不同而不同。
为什么要用人工角膜?
角膜移植手术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国内外临床上普遍施行的同种异体(人对人)移植的手术效果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对某些国家(尤其是中国),人的角膜供体来源紧张(捐献的太少),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大力宣传促进国人捐献、积极进口角膜和人工角膜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三个主要途径。
人工角膜即人工合成制作的角膜,可以分为两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硬的有机玻璃片儿)和生物工程的(软的透明的“肉”)。前者一般用于常规角膜移植容易失败的少数疾病(如双眼严重化学伤等),国外已经有多种相对成熟的产品;后者即近日新闻提到的“人工生物角膜”,也称生物或组织工程人工角膜,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模拟人体角膜组织的材料,用于角膜移植手术,以期解决目前角膜移植供体相对缺乏的困境。这种人工角膜的研发也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比如“脱细胞异种角膜基质”是生物工程人工角膜的一种,这种技术相对成熟,早期用于皮肤科相关领域制备“人造皮肤”。
道理懂了,那为什么选择了猪角膜?
因为猪角膜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与人类相近,其携带的病毒不太容易传染给人类,也因为经济和伦理的原因,一般选择猪的角膜,通过一定技术去除“细胞”成分,只保留猪角膜的胶原纤维(“支架”结构),以降低和避免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再经过剖切成型后用于临床。猪角膜的组织结构、形态、大小和人比较相近,韧性强度好,移植后角膜的厚度、屈光度变化不大,感觉神经可以慢慢长入,并部分恢复知觉。
人工角膜能完全替代人体捐献角膜?
确切地讲,这种人工角膜产品只是模拟了人眼角膜的“一部分”(角膜基质的支架结构),缺乏活性的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移植后需要受体患者自身角膜上皮爬覆、基质细胞长入融合和自身健康的内皮细胞作用后才能获得有效的视力,因此这种产品目前的适应症主要是部分能够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角膜感染患者。由于适应症的相对局限,因此可以说这种产品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人体捐献角膜。
我国庞大的角膜病患者和稀缺的角膜材料促使我国很多研究者和公司研发这类生物工程角膜并积极推动上市。虽然受适应症的限制,但因为我国目前角膜病患者的病因还是以感染为主的,国内角膜供体材料稀缺,以控制感染、保留眼球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术仍有相当的“市场”,这种产品在不远的未来是这部分患者和手术医生很好的选择。从患者角度,如果有人源材料和商业化产品同时存在,应该获得完全的知情,和医生商讨后来决定应用哪种材料用于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