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内需宁波掉头拼多多扫描我国产业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05 06:25:33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浏览次数:1146  

  外贸转内需宁波“掉头” 拼多多“扫描”中国产业带

  本报记者/李立/上海报道

  线下商业尚在逐渐复苏,一场接一场的“拼交会”正在新电子商务平台拼多多接力上演。3月25日,“宁波优品馆”正式上线拼多多,涵盖智能家电、厨具、文具、服装、食品等多个品类,集结了宁波上百家企业。仅上线当天,就打造了宁波年糕、厨具等十款订单量达10万+的行业爆品。

  宁波市副市长李关定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未来一年,超过15000家宁波企业将和拼多多合作,覆盖宁波各优势产业集群,预计带动当地企业在拼多多平台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实现外贸转内需市场订单超200亿元。

  手握5.85亿消费用户,拼多多已经毫不掩饰对中国产业带的野心。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转型线上成为企业、品牌商的迫切需求,拼多多在产业链上的布局正从扶植单一品牌、企业转向产业带的深度联结。

  宁波掉头

  中国制造业的冠军城市,宁波正在朝拼多多打开大门。

  “最近收到大量订单被延交甚至直接取消。外贸受一定的影响,国际供应链波动又影响制造业复工”,李关定和记者说,这样的情势下,宁波紧急调整外贸战略,“既要保证制造业的复工复产复能,更要通过外贸转内销,启动内需”。

  另外,继新加坡、中国上海之后,中国宁波已是排名全球第三的集装箱港口。“一直以来,宁波在打造新型外贸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坚持海外仓模式(B2B2C),保税仓库存量是4个月,现在看影响还不大,”但新的问题也冒出来了,李关定和记者说,“消费品供应链受阻,更多商品转向线上和电子商务平台,继而转向国内市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宁波和拼多多的紧密拥抱是两个万亿平台的交汇融合。作为浙江经济的代表、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宁波一直是中国轻工业重地。2019年,宁波实现GDP 11985亿元,经济总量位列中国城市第12位。拼多多2019年财报显示,平台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人民币10066亿元,平台年活跃买家数已达5.852亿。

  双方合作是一揽子计划。除了上线“宁波优品馆”,开出大型线上展销会。数字化营销方面,将充分的利用当前电商直播的优势,打造宁波县域区域品牌的专属直播展厅,如奉化等区县的农产品数字化上行,慈溪等代表区县的智能家电、厨具产业带集中展销等。

  更具前瞻意味的动作还在智能化生产,拼多多副总裁涌泉介绍,拼多多将借助“新品牌计划”向宁波企业全面开放数据支持、研发建议以及流量资源等帮扶措施,并联合宁波外向型企业探索C2M定制化生产,帮助企业开拓内需市场,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

  “2020年力争实现宁波企业在拼多多开店总数增加至15000家,上线品类达到20000种。”李关定透露,“今年的目标是突破800亿元”。

  有备而来

  全球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早在黑天鹅袭来之前,诸多外贸型制造企业已然嗅到家门口的机会。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从外贸转向内需,宁波三禾厨具显然有备而来。三禾拥有16年外贸代工经验,年产超过2500万口锅具,产品行销欧美等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在意大利等欧洲市场,三禾市占率超过50%,也是双立人、LE CREUSET、膳魔师等国际大牌的设计生产商。

  不过在国内,三禾却默默无闻。“外贸市场跟国内市场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做OEM代工,没有自己的渠道和品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浙江三禾厨具有限公司外贸事业部副总经理吴晨雄告诉记者。

  在三禾董事长方成看来,“外贸转内销需要建立线下KA渠道、投入巨额营销费用打品牌。线下市场,一口几十块的锅,加上层层分销成本,可能在沃尔玛卖到几百块。在线上,中高端市场都被国际品牌占据,作为新品牌再去介入,投入成本会非常高。”

  多重期待中,三禾成为首批加入拼多多品牌计划的成员。在拼多多的C2M模式下,工厂及时根据线上需求来做研发生产,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经过一年发展,截至2019年底,三禾在拼多多平台的月销售额稳定在300万元,预计2020年销售额将超过4000万元。

  方成举例,根据拼多多的数据分析和运营建议,在99元价位下重新设计开模,开发了符合中国用户消费习惯的产品。“对标我们的代工产品,同样规格、材质的产品,美国市场的价格却是99美元。”

  “订单暂停或取消,受疫情影响,货物滞留港口……”中国外贸企业正在遭遇至暗时刻,三禾并没有太慌张。

  据吴晨雄预计,“2020年外贸销售将约占三禾总销售额的65%”,其余35%毋庸置疑将寄托在内需市场。从目前的状况看,提前布局外贸转内需提升了三禾的抗风险能力,“2月下旬到现在,三禾在拼多多的旗舰店日销量实现了100%的环比增长”。

  同样在拼多多,国内知名男装品牌罗蒙西服,也在探索自己的线上之路。罗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纯和记者说,疫情发生以来,罗蒙线下销售遇冷,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线下店直播带货等形式将线下销售迅速转向线上,截止目前门店的销售额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2016年开始,罗蒙开始发展线上销售,在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出了自己的旗舰店。“2019年罗蒙总共销售50亿元,线上销售15亿元,占罗蒙总销售额的30%,线上销售比例有望在今年继续提升。”

  在陈建纯看来,之所以选择和拼多多合作,流量大,商业模式创新和较低的渠道和营销费用是重要原因。罗蒙也尝试在不同电子商务平台之间推行不同的产品策略,比如在拼多多,罗蒙会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推信价比较高的时尚休闲款,也会推西服的婚庆款。

  罗蒙对拼多多更深的期待还在于推出信价比更高的合作定制款,“同样质量,如果有更精准的消费者数据,反向定制会进一步控制成本,把最大的优惠给到消费者”。

  “拼多多将有超过1000位技术工程师和产业专家,帮助宁波各产业提供定制化的大户数据研发建议和智能化生产方案,将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做强产业链条、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外贸转内需的典型企业。”拼多多副总裁涌泉表示。

  供应链迎大变革

  拼多多拥抱宁波产业带背后,是逐步升级的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也上升到产业带与上游供应链的争夺。

  在资深业内人士看来,从下沉市场起家,拼多多在野蛮生长的同时就已经意识到在品牌、品类资源布局的不足。上市之后,丰富商品池成为刚需,因此立即开启了“新品牌计划”。

  2019年是拼多多快速迭代的一年。外界看到的“百万补贴”只是表面动作,商品池的急速扩充,大品牌、正品的大批入驻,提升了用户在拼多多平台上消费的热情。

  作为隐性扩张计划,新品牌计划在2019年年底完成了一次重大升级。彼时据拼多多副总裁井然介绍,“新品牌计划”出现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从扶持单个企业,升级为激活产业带集群;二是从定向培育,升级为开放式平台。

  以孚日集团为代表的山东高密纺织产业带成为外贸转内需的第一批实验样本,孚日集团总经理吴明凤当时和记者说:“孚日的生产、出口能力一流,但国内消费者对孚日的认知度不高,希望借助拼多多等平台在国内市场打响产品品牌,推动外贸和内销达到1∶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从线上拼交会频繁上演的节奏看,拼多多显然加速了扫描中国产业的速度。从广东到福建、浙江、山东,再到宁波,拼多多正在多个产业带开出线上“拼交会”,通过直播展销、区域高品质的产品开设“网上展馆”等方式,推动产业在品牌建设、定制生产、智能制造等方面升级。

  在供应链向反向定制、智能化制造的变革进程中,拼多多毫无疑问扮演了重要的“导火索”。抛开竞争不谈,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变革更引人瞩目。

  在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看来,在成本驱动型的供应链方面(如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近年来有向越南等洼地转移的趋势,但这些企业的中高端价值环节仍在中国。中国供应链正在向“中国人的供应链”转变。

  “拼多多和宁波的合作,开启了制造强市和强大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双赢模式。”秦朔认为合作的本质,是带动整个区域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通过C2M供应链优化,为广大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

  “未来所有的制造企业都将变成数据驱动的服务公司。”在秦朔看来,所有的企业都开始深刻意识到跟消费者之间保持不间断的沟通,提供不间断服务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疫情也是结构性变革的驱动因素。“企业既要自建能力,弥补能力,也要借助像拼多多这样的超级平台实现跳跃。”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