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电子盛会CES黑科技争奇斗艳
人工智能成熟度提升
除了引领创新潮流的技术和产品,CES涌现不少脑洞大开的创意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三星发布了一项名叫Neon的“人造人”项目,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用AI虚拟的“人”,通过计算机所创建的虚拟生物,其外形和行为都与人类相似,展示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能力。AI虚拟人的表现超乎预期。尤其是眼神以及唇部细节,基本看不出来有计算机合成的细节,演示呈现的形象包括新闻主播、银行职员、电影明星等,气质、语言、动作以及表情不尽相同,似乎能感受到其思维和性格。
三星发布的“球”形机器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这款名为Ballie的小型、滚动的家用机器人,带有内置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支持IoT设备连接、语音控制。三星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研究科学家塞巴斯蒂安·桑格哈特介绍,Ballie的AI能力可以用作健身助手、安全机器人等。三星表示,未来2-3年Ballie将正式商用。
奔驰则发布了一款科幻电影《阿凡达》元素的概念车VisionAVTR。这款车没有使用传统圆形轮胎,而是采用球形轮胎,可以动态与乘客进行交流互动。奔驰方面表示,球形轮胎更易操纵,车辆可以向侧面进行类似“螃蟹”一样的运动。此外,VisionAVTR能检测人的脉搏并感知呼吸。
九号机器人发布了一款能当交通工具的椅子——SegwayS-Pod,堪称可移动的头等舱。据介绍,这款产品装配有重心自动控制系统,驾驶者只需通过一个控制杆即可控制重心的前后移动、实现自由行走,并可通过iPad进行遥控操作。
除了硬件厂商,欧莱雅、保洁等日用消费品牌也参加了本届CES展会。欧莱雅推出了一款彩妆黑科技产品,内置不同颜色口红“墨盒”,可以为用户定制需要的色号口红;宝洁则推出了一款送厕纸机器人Rollbot,由手机一键呼叫,为用户送上卷纸,避免没人在附近或者不方便送纸的尴尬。
自动驾驶全面推进
一位电子行业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的CES最出乎意料的是索尼造车。
历年CES都是一些勇于创新的厂商跨界探索的秀场。除了游戏玩家们翘首以待的PS5游戏机,消费电子厂商索尼此次发布了一款名为VisionS的概念车,由博世、大陆、黑莓、英伟达和高通等多家公司合作开发。这款车融合了索尼的成像和传感技术,并搭载AI、电信和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车载软件。
据索尼介绍,Vision-S车身内外部署了多达33个传感器原件,可提供全景影像、360度音效、全时连接等特性。娱乐设备方面,车内拥有360度的环绕音响系统,独立的车载基带模块能够保证Vision-S实时在线。
现代携手Uber开发一款可供四人乘坐的电动飞行出租车,首款样机或于2023年面世,设计巡航速度为每小时290公里,巡航高度在300-600米之间,预计最高承载里程为百公里,最终有望实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成为热点。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无人驾驶技术分为L0-L5六个等级,随无人驾驶的成熟程度进行分级。平安证券认为,在本届CES展会上L2无人驾驶系统开始普及,L3无人驾驶汽车逐渐走向量产,L4无人驾驶技术正在走向成熟。
自动驾驶需要部署大量传感器。在汽车的传感器中,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的重要配置。在本届CES上,大疆创新内部孵化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览沃科技(Livox)发布两款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Horizon和Tele-15,两者都是为L3/L4级别自动驾驶应用设计。据介绍,Horizon零售价为6499元人民币,将于2020年1月7日开始供货;Tele-15零售价为9000元人民币,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供货。
除了大疆,华为也在布局激光雷达传感器。早在2019年10月22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在汽车产业上与部件提供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三个生态。其中的传感器生态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
自动驾驶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三大核心部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迎来机遇。国内无人驾驶芯片厂商地平线展示了其半年前发布的产品——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二代(Journey2),以及基于征程二代的视觉感知ADAS方案。此外,地平线发布了新一代Matrix无人驾驶计算平台,可支持高达12路4K超高清视频输入,实现10类车型分类与车灯检测和6类车道线检测。
韦尔股份旗下的豪威科技在今年CES展会上发布了多款产品,这中间还包括一款800万像素的车用图像传感器产品OX08B4C,支持L4-L5级别智能驾驶。此外,豪威科技发布了面向旗舰手机摄像头的1.2m4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当地时间1月7日-10日,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CES历来是科技领域的开年重头戏,被视作国际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4500多家参展企业,带来近2万件创新科技产品。华为、大疆、海尔、海信、康佳、联想、TCL、中兴、小米等知名中国企业均亮相CES,展示不同领域的最新科技产品。
5G推动智能家居崛起
苹果公司时隔28年后再次加入CES备受关注,苹果智能家居系统HomeKit可用于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不少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公司则展示可接入Homekit系统的产品。
在智能球外,三星此次推出了一款智能冰箱FamilyHub。这款冰箱内置摄像头,具有图像识别功能,能够识别冰箱中的食材,提出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材管理,并及时向用户发送食材消耗和补货信息。冰箱外的屏幕则能切入三星电视、手机端的镜像投屏,直接在FamilyHub观看电视和网络视频。FamilyHub也可当作智能家居的控制器,控制家里的其他智能设备。
海尔智家展示了智能衣柜,可以识别柜内衣物,镜面柜门还能够直接进行人脸身材识别,进行智能穿搭。智能洗衣机则可以识别衣服类型、面料。用户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把羊绒和纯棉衣服混合洗坏衣服了。
智能可穿戴设备依然是热点。华米科技在CES展会上推出了真无线运动心率耳机、户外智能手表、智能家庭健身房、家用全折叠智能跑步机、智能睡眠耳塞和基础智能手表六款新产品。
据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到2019年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相关硬件、服务和安装费用上的支出将达到1030亿美元,并将以1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关注物联网产业的分析师表示,随着智能家居爆发,乐鑫科技、兆易创新等提供相关通信连接、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公司将从中受益。
歌尔股份展示了支持智能硬件的最新解决方案与技术,此次带来多款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TWS双无线耳机产品,以及50M防水、音质更出色的新一代超动态平衡微型扬声器(SBS);展示了支持人脸和手势识别的带屏智能音箱和其他性能优异的智能音箱产品。
在可穿戴领域,歌尔股份展示了自主研制的ECG心电监测智能手表参考设计,快速推进智能手表ECG功能的普及,同时提升ECG检测的精度。此外,公司还带来了可满足智能硬件系统小型化、功能集成化诉求的多款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SiP(系统级封装)产品,以及高性能、高精度的MEMS传感器系列新品,包括血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气流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
东兴证券认为,TWS耳机掀起的浪潮,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迫切需求。智能手表有望成为下一个TWS耳机市场。
可折叠显示加快渗透
显示技术是CES的一大亮点,竞争也非常激烈。
在今年CES展会上三星展示的无边框的8KQLED电视让人惊艳。LG的可卷曲电视设计更加人性化,上端在天花板位置基于墙面固定,向下滚动展开就是电视。TCL则发布了中国首款消费级8K电视TCLX98KQLED。TCL方面表示,该款电视基于完整的一体化全程8K解决方案,从屏幕到图像引擎、算法、传输通道,再到芯片,每个环节都采用8K技术打造。
一位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CES看到更多可折叠屏幕产品,预示着柔性OLED面板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联想在本届CES展会上发布了折叠屏笔记本ThinkPadX1Fold。TCL也发布了一款可折叠手机。
据介绍,联想这款折叠屏笔记本所用的OLED显示面板由LG提供。目前,京东方、维信诺、TCL集团的华星光电等国内柔性OLED面板制造商的产能和良率在提升。群智咨询指出,2023年后中国内地有望在全球柔性OLED面板市场占据约四成市场份额。
除了柔性屏,今年CES展会另一大看点是MicroLED显示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其显示产品或很快面向市场。
京东方展示了全球领先的MiniLED显示技术,实现超薄、超高亮度、超高分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75英寸8KMiniLED背光显示能够实现精细度超过万级的HDR分区,具有1500nit超高亮度,让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到更纯真自然的显示效果;另一款1.6mm像素间距MiniLED玻璃基拼接显示产品,采用全球领先的表面黑化处理解决方案,使低亮度画面更黑更纯净,在暗态环境下每个画面细节都分毫毕现。
京东方表示,联想推出的专业显示器ThinkVisionCreatorExtreme采用京东方的MiniLED显示屏,拥有4K超高清分辨率,同时,通过1152个分区进行精密分区控制,可充分满足设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对色彩的极致追求。其全球首款可实现千级分区的MiniLED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瑞丰光电则推出了MiniLED/MicroLED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等。康佳展出了应用MicroLED技术的SmartWall,包括了118吋4K以及236吋8K的MicroLED显示屏,通过模块化的拼接,创造各种新的显示应用场景与可能性。
MiniLED技术被认为是OLED显示的有力竞争者,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LEDinside预测,到2023年MiniLED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2018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6%。
□本报记者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