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回头空智能眼镜的两段惊险跳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8 21:32:55 作者:责任编辑NO。许安怡0216浏览次数:8635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文丨智能相对论,作者丨陈选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商品向货币的转化,比喻为“商品的惊险跳跃”。

意思是,评判一件商品是否成功,并不只是看它能否被生产出来,更要看其被生产之后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被大众消费者所认可与购买,转化为货币,产生经济价值,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简而言之,从生产车间跳入大众市场,是商品价值体现最重要的一环。回顾当前的消费市场,“智能+”概念大火,各式各样的智能硬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但是,对于部分智能硬件而言,如今的局势也只是完成了从概念到产品的跳跃,下一阶段的市场跳跃仍在尝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近期似乎又火起来的智能眼镜便是其中之一的试验者。

增熵与减熵的两段跳跃,谷歌与华为各走一边

进入本年度,智能眼镜又再次火热,这里便不得不提一个国内知名厂商——华为。3月份正式对外发布首款智能眼镜Eyewear,苦等5个月后,在8月份进行开售,拉了半年的长线,成功把这个概念给带火。

谈及智能眼镜,你会想到什么?炫酷的外观,实时动态的信息在眼前呈现,眨眼之间,便能轻松快捷的完成诸多数字化操作,真是一种不予言表的浪漫。

但是,华为的Eyewear离这个浪漫似乎相距甚远,反而是2012年由谷歌推出的Project Glass更接近于科幻表现。

事实上,当我们重新复盘智能眼镜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归结出两个主流的发展趋势——谷歌的增熵式化学反应与华为的减熵式物理叠加。

2012年4月,谷歌发布一款名为Project Glass的未来眼镜概念设计,这也被认为是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开端。

在后续的3年多的时间内,该项目在不断的完善与迭代下,基本上能够完全满足一些初级的科幻表现,如声控拍照、视频通话、网络互动,等等。

相比当前市面上的智能眼镜,其功能更多更完善,应用上限之高实属难得。在某种程度来看,这也是真正为用户带来视觉体验,符合“智能眼镜”这个概念的产品。

但是,最终因为成本过高、设备缺陷、生态不足等问题,谷歌更改了这个项目的战略,由C端市场转向了B端市场,基本算是泯灭于众人(大众消费者)。

时间推至2018年,随着智能概念的兴起,一些厂商又再次聚焦在智能眼镜的研发,推出了一批各式各样的新产品。

然而,相比之前谷歌Project Glass的联动式的应用与视觉感知体验,新出的“智能眼镜”更像是相机、耳机等辅助性功能在眼镜载体上的物理叠加。

腾讯微视在2018年推出的智能眼镜W2,便是一款专门为拍摄短视频而定制的眼镜。其功能也格外的简单,基本等同于“相机+眼镜”的组合体。

而华为的Eyewear在上市以来也备受争议,虽然能轻松实现通话、音乐、语音助手等智能功能,但远没有谷歌的那么完善,被网友诟病为“耳机+眼镜”的组合。

此外,今年市面上比较火的另一款智能眼镜Bose frame也大抵如此,类似的物理功能叠加似乎成为了一个趋势,正在影响着消费级智能眼镜的市场走向。

回归起点再出发,智能眼镜为什么需要“另辟蹊径”?

回顾智能眼镜的发展历程,谷歌在前,华为在后,但是后者并没有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创新,而是选择了重新回到“眼镜”这个纯粹的载体进行新的研发与功能迭代。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智能眼镜增熵与减熵在某种程度来说便是互为参照物,熵的减少是因为有谷歌Project Glass珠玉在前,如今的华为Eyewear在比较之下,功能与应用的大幅度简化,生态构造不及前者,是一个明显的做“减法”过程。

那么,是否有些疑惑,明明此前有那么接近人类科幻想象的智能眼镜问世,为何未能如愿进入C级消费市场?谷歌的中途改道,与华为的重新出发,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在市场应用面前拉开了一道鸿沟?

首先,注意力剥夺疑问的存在不得不令智能眼镜的应用陷入安全风险舆论的中心。

智能眼镜所呈现的数字世界与人类眼睛所看到的物理世界,在用户的佩戴过程中陷入了两维的重合,进而带来一个疑问——以数字信息帮助用户多维感知世界的智能眼镜在某种程度是否也剥夺了一部分用户指向物理世界的注意力?

事实上,这样的一个问题也确实存在。谷歌眼镜在问世之后,美国西北大学便对此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分散注意力成为了其不被待见的根本原因之一。

类似的问题也在智能手机上有所体现,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事故不在个例,而智能眼镜的视觉呈现效果恰是使其面临更多风险顾虑。

在华为的Eyewear上,基本上在视觉呈现模块没有一点的加持,眼镜还是只充当常规眼镜的功能,智能化表现被人为的“隔离”。

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差也是值得提及的,科技公司对于智能眼镜的研发一直在持续,除了谷歌之外,英特尔在2018年推出了Vaunt智能眼镜,微软在今年也推出了HoloLens 2全息眼镜,它们都能影响人的视觉体验,但却依旧无法在大众市场普及。

除了所说的安全风险问题,其次就是智能眼镜的成本一直是其进入大众市场的现实门槛。

以to B的谷歌眼镜为例,在2017年转向企业级客户推出的第一款智能眼镜售价约为12000元人民币。直到今年,最新公布的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报价仍近7000元人民币。

可见,居高不下的成本或多或少都使其无法像2000元-3000元(这是当前手机市场占比最高的主流价位)的智能手机一般在大众市场迅速普及与覆盖。

即便是华为最新发布的Eyewear,售价也在1999元起,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结合其功能应用来看,还是不足以成为大众市场的“敲门砖”。

当然,综合来看,影响智能眼镜进入C级市场最大的因素,应该还属于需求不足。

尽管,当前IoT的概念很火,各式各样的智能入口在逐步探索,如电视、手环、音响、车载中控屏,等等。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存在的,即IoT的入口开放程度比想象中的要低,尚未建成完整的生态,用户的需求仍是零散的。

目前,综合性较强的链接设备当属智能手机,而现在的一些辅助性入口设备,如手环、手表、耳机等,也只能围绕着智能手机的链接性向外延展,发展路径十分有限。

从目前华为Eyewear的功能表现来看,其应该也是类似的发展路径,先成为智能手机的辅助性工具,再慢慢探索独立性。但是,这也造就了其可替代性过高,只能处于市场边缘。

在市场拉锯之下,智能眼镜走向何处?

在智能眼镜的发展历程上,是一段探索与消费拉锯的过程。

一方面,科技企业一直在致力于研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眼镜,却迟迟未能得到满意的反馈;

另一方面,智能眼镜依旧被科技企业视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寄予厚望。2015年,当人们以为谷歌要放弃智能眼镜时,埃里克·施密特就表示,其太重要了,以至于无法放弃。

而今天,在华为的“1+8+x”物联网战略中,眼镜就属于“8”大辅入口之一,承接着华为未来进军IoT领域的诸多想象。

未来,智能眼镜的上限在于哪里?或许,无人可以断言。

但是,从今天的市场表现来看,或许有两条探索路径是可见的。

如谷歌的迂回路线,先在to B,面向特定的企业活动场景进行服务与扩展,在技术、成本、应用各方面都成熟之后,慢慢转向to C,进入消费级市场,面向大众普及。

如华为的试错路线,直接以消费级产品进入C级市场,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一步步迭代与试错,来不断完善符合大众市场的应用与功能。

当然,不管以哪种方式来进行探索,殊路同归,最终理应到达人类共同幻想与认知的形态,在此进行突破与扩展。

作为人类科幻最浪漫的想象之一,智能眼镜的“跳跃”依旧惊险,也充满着属于智能时代的浪漫。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