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65平板网 > 热点资讯 > 行业观察 > 正文

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疗圈做什么?

http://www.com165.com 时间:2016-12-15 14:36来源:原创整理

  最近热播的一部美剧《西部世界》和一部英剧《真实的人类》为我们描绘了不久的未来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机器人能够认识世界、能够有效沟通、能完成许多任务、甚至能产生感情,就像之前的很多影视作品一样。

  而超能陆战队中的暖心保健机器人——大白,满足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保健的一切幻想,能够快捷无创诊断,随时随地服务,心理生理一体化关怀!

  人工智能的概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尖端科技,它是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认知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等一大票学科合作的产物。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广泛的领域发挥着作用。IBM的深蓝,1997年就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DEEPMIND的阿法狗,又在人类最后的尊严-围棋比赛中完胜李世石;Google的神经网络已经可以创造性的作画……

  那么,人工智能现在又可以在保健健康领域做点什么呢?我们用几个案例说起。

  首先从不涉及保健核心的周边服务说起,医院或健康网站的客服系统。人工智能的客服怎么干?它要可以很好的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够从大数据中找到答案,能够用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人工智能客服还能7*24服务,而且保持一贯的平和情绪。Welltok的健康管理平台就采用了IBM的人工智能引擎,该产品的认知计算能力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回答日常语言所提出的系列复杂问题,而且有助于系统从与用户的互动中学习。

  在保健核心业务中,放射片的诊断也已经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因为放射影像相对标准化,目前数字化的程度也比较高,通过算法可以建立较为标准的模型,利用机器学习能力,掌握大数据资料,而且相对于人,机器不会疲劳,读片速度也快得多,识别微小异常的能力也更强。据测试,对于肺部X光片,机器与医生的诊断符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医生阅读一张片的时间机器可以完成5000张片的诊断。随着深度学习数据量的增大,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的能力还将不断提高。

  在临床诊断方面也有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疾病的诊断无外乎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方面获得支持或排除数据,目前机器还无从替代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但在收集病史、汇总检查结果方面拥有人类不具备的不厌其烦、冷静、准确的优点。所以各大科技公司均投入到这场革命中来一显身手。

  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还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是人类医生和人工智能诊断软件的比拼结果。谁赢了?自己去查文献吧,呵呵。反正人工智能目前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医生诊断。

  IBM Watson 的肿瘤治疗项目,它能够为医生提供基于数据支持的诊疗计划。通过对病历中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及报告进行整理,Watson 得以结合病人的资料及临床专业知识,制定出病人所适合的治疗计划。

  而对于目前最热的精准保健基因病理诊断上,人工智能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Deep Genomics 旨在通过海量的遗传信息及保健诊断数据集,寻找遗传信息及疾病的联系。他们采用的新一代计算系统能够对 DNA 进行判断,告知医生可能出现的变异。

  总之,人工智能依托于上次我们聊得大数据,通过自主学习,日益强大,在未来的保健实践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不一定能真正威胁医生的地位,但也会是巨大助力,早一点接触认识熟悉他肯定没有坏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165平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