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65平板网 > 产业专栏 > 财经动态 > 正文

三星变革移动体验 GALAXY S4重塑生活方式

http://www.com165.com 时间:2013-04-26 11:31来源:手机观察网

  本月中旬,全球数字媒体及数字融合技术领导厂商——三星电子举办盛大发布会,宣布旗下GALAXY S系列第4代智能旗舰手机GALAXY S4正式登陆中国。作为三星备受赞誉的GALAXY S系列最新领衔之作,GALAXY S4的推出将让我们感受到更加轻松、丰富、充满乐趣的体验,尽享生活无限可能。
 
  这款精巧时尚、功能极具创新特色的智能手机将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令我们亲近生活中逸趣横生的美好时刻,它帮助用户建立与他人更亲密的联系;它深谙轻松体验的重要性,为用户创造简单无忧的便利;它更是个人助手,贴心关怀用户的身心健康。三星GALAXY S4以生活伴侣的身份,将智能手机的使用体验带入“心意合一”的新境界。


 
  GALAXY S4配备了全高清炫丽屏(Full HD Super AMOLED),441ppi的5英寸大屏幕与极窄的边框设计形成强烈对比,堪称工业设计的典范之作。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13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用零延时快门的极速,带领用户进入影像世界的无限可能。三星手机上首次出现的“双镜头拍摄”(Dual Shot)功能,可同步使用前后置摄像头拍照,让你能看到“故事的两面”。


 
  据介绍,GALAXY S4不仅是一台能为用户带来愉悦体验的个人设备,还能帮助用户与他人建立直接联系。极具创新性的Group play功能,在不需要任何网络信号的情况下,支持多名用户之间直接建立连接,共享音乐、照片、文件。而诸多创新功能,如“手势感应”(Air Gesture)等都让操作变得无比轻松,它甚至可以识别用户的面部、声音及手势动作,无需用户的触碰即可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通过“S健康”(S Health)软件,用户还能够通过全天候监测用户的健身指数、环境指数,以帮助其达到健康目标。


 
  继人性化旗舰GALAXY S III之后,三星再次用GALAXY S4人机交互新高度的设计理念向业界传达出这样的信号:手机硬件的提升一定要为用户体验服务,这才是智能终端市场的“统治者”应该追求的目的。看来,这一次,三星要统治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和销量,还有创新和用户体验。在上海的发布会上,三星大中华区总裁朴载淳表示:“三星一直致力于对科技与创新的充分运用和把握,虚心听取用户的需求,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正这是这些努力造就了今天的三星,也成就了现在这款旗舰产品。在开发GALAXY S4时,我们充分倾听用户的心声,设想了各种应用的可能性,它的设计理念完全来自于三星对真实生活的洞察。我深信,有它相伴,您将拥有更丰富、更轻松、更充实的生活。”
 
  纵观所有智能手机厂商,唯有三星具备在广泛领域内进行创新所需要的技能和实力。它拥有覆盖芯片、屏幕、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核心技术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优势;并在中国、美国、欧洲、新加坡和印度五个大区都设立了产品创新团队,密切地关注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潮流趋势的演变。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星把每年大约6%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之中,比例为苹果的三倍以上。目前,三星不仅在全球拥有超过5.5万技术和研发人员,还在全球范围内掌握近100,000项产品专利。


 
  而持之以恒的强大创新投入最终都转换为产品“一击制胜”的消费者迎合点。以GALAXY Note II 和GALAXY S III为例,这两款产品虽然价位一直稳居旗舰级别,但是前者独特的S Pen及丰富的应用匹配,后者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机交互操作,都能够紧紧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并且达成较高的用户满意度,从而让产品销量一再攀升。现在,就连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也不得不承认,苹果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到了竞争对手的后面了。“我认为,在智能手机的功能上面,现在苹果已经处在落后的位置上了。其他的智能手机厂商已经赶了上来。三星是一个伟大的对手,因为他们正在生产伟大的产品。”
 
  有业界人士认为,三星在很短时间内就准备好了用于重新定义移动体验的关键要素。它将不再只是移动终端或桌面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到2014年,三星将以自己独有的构想变革移动体验。GALAXY S4正是这一变革路线的最好说明。
 
  用户的需求和真正的体验永远比机器参数要实际得多。我们庆幸智能机血拼硬件的“野蛮生长”之后终于明确了以人性化体验为目的的“良性路线”。而伴随着GALAXY S4在全球市场上市时间的临近,这款产品有望迅速成为三星巩固霸业的强大势力,并树立智能手机市场关注“用户需求”的全新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165平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